[炎炎夏日 什么冬日]炎炎夏日苦热诗大全摘抄

发布时间:2018-10-05   来源:搞笑图片说说    点击:   
字号:

【www.biosite.cn--搞笑图片说说】

 炎夏之时,骄阳似火,大地似一火炉。古往今来不少诗人,把抒写暑热之苦和渴望清凉之境作为咏夏的主题,题诗为人解热消夏。北宋诗人王令就曾写过《暑旱苦热》和《暑热思风》这两首咏夏名篇。

  他在《暑旱苦热》诗中这样写道:

  清风无力屠得热,落日着翅飞上山。

  人固已惧江海竭,天岂不惜河汉干。

  昆仑之高有积雪,蓬莱之远常遗寒。

  不能手提天下往,何忍身去游其间。

  这首《暑旱苦热》,逼真地抒写了暑热之苦和渴望清凉之情。这首诗,本由苦热而发,但诗人却表现出诗人忧天下之苦热的高尚情怀。他说是有清凉之境,若不能和天下人同往,自己也不忍独游其间。

   他在《暑热思风》中又吟曰:

  坐将赤热忧天下,安得清风借我曹。

  力卷雨来无岁旱,吹尽云去放天高。

  因暑旱而苦热,因热极而思风,因思风而盼雨,可见诗人忧时之情和济世之志。

 

 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写了这样一首诗 :

  炎赫衣流汗,低垂气不苏。

  乞为寒水玉,愿作冷秋菰。

  这首诗,写出了诗圣盼雨不来的热状与向往清凉世界的愿望。

 

  那么生活在古代的人们,他们怎样消暑呢?

   古人巧妙利用各种自然环境避暑纳凉。诗人从不同的角度,写下了许多有趣的消暑纳凉诗。在描绘夏日景致的同时,渗透了自己款款的情思。

  古代文人墨客消暑,通常选择在绿树葱茏的山林中,或清风习习的湖面上,或清静的庭院中……

  南北朝时就有徐陵的《内园逐凉》:

  昔有北山北,今余东海东。

  纳凉高树下,直坐落花中。

  狭径长无迹,茅斋本自空。

  提琴就竹筱,酌酒劝梧桐。

  这是在高树浓荫下抚琴酌酒,寻求一份清幽与自在。

 

  唐代诗人姚合写了一首五言绝句:

   避暑高楼上,平湖望不穷。

   鸟穿山色去,人歇树阴中。

  他把高楼、树荫、大山、湖水视为夏日避暑妙境,让人读后感到凉意阵阵,清风徐徐。

 

  唐代诗人高骈则在《山亭夏日》诗中写道:

  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
 

  夏天昼长夜短,天热难耐,人往往在晚上难于安眠,而中午时分人又昏昏欲睡,因此,午睡能消除疲劳,养心养目,有益健康。古人有许多吟咏午睡的诗歌,饶有情趣,聊举数首,以飨读者。

 

   唐朝白居易善养生,他的《食后》诗写道:

   “食罢一觉睡,起来两瓯茶”;

   “不作午时眠,日长安可度?”

  他老年饮食清淡,注意午睡:

  旦昼两疏食,日中一闲眠;

  便是了一日,如此已三年。。

   由于“知足保和”,他享年75岁。 

 

  宋朝大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也重视午睡。他写诗道:

  细书妨老眼,长簟惬昏眠。

  依簟且一息,抛书还少年。

  看书累了,靠在竹席上小憩,打个盹儿,有返老还童之妙。午梦觉来闻鸟语,歌眠似听朝鸡早”,人与自然融为一体,午睡带来的宁静心境,是长寿的秘诀。 

 

  “寿星诗翁”陆游更有趣,客人来访,可能是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吧,醉了!

   相对蒲团睡味长,主人与客两相忘。

   须臾客去主人睡,一半西窗无夕阳。

   主客对榻,相忘相安,友谊太纯正无邪了。

 

  宋朝僧人有规的诗:

  读书已觉眉棱重,就枕方欣骨节和。

  睡起不知天早晚,西窗残日已无多。

  把读书和午睡结合起来,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,符合养生之术。

 

  蔡持正诗云:

  纸屏石枕竹方床,手倦抛书午梦长。

  睡起莞然成独笑,数声渔笛在沧浪。

  这又有点出世修禅的隐者遗风了,似不可取。 

 

   清朝戏剧家李渔写过《闲情偶寄》,谈养生之诀,提到“午睡之乐,倍于黄昏,三时(指春、秋、冬)皆所不宜,而独宜于长夏”,他主张在白昼特长气温特高的夏天午睡,并咏诗:

   吾在此静睡,起来常过午。

   便活七十岁,止当三十五。

   睡眠虽然丧失了时间,却取得充沛的工作精力。

 

  北宋诗人苏舜钦在《夏意》一诗中吟曰:

  别院深深夏席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。

  树阴满地日当午,梦觉流莺时一声。

  幽深的小院,清凉的竹席,明艳的石榴花,婉转的莺啼声,此情此景,令人心醉,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午睡,岂不快哉!

 

  当代诗人熊鉴,有感于有人坐豪车去北戴河度夏,写过一篇《酷暑》诗,诗云:

  蒲扇狂挥耐热何,小民长夜露天过。

  豪华的士如云去,水冷风凉北戴河。

  诗的前两句是对平民百姓难度酷暑炎夏的描写,后两句是对达官贵人飞车去北戴河消夏的写实,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,发人深省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biosite.cn/content/32/27793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