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散文精选]散文丨夏日早晨的渭滨公园

发布时间:2019-02-27   来源:经典文章    点击:   
字号:

【www.biosite.cn--经典文章】

清晨醒来,躺在女儿快递的蚊帐内,随手拿起《经典散文》翻阅,想起今天是礼拜天,这么算来我来咸阳公司已经两个多礼拜了。期间,除了妻来咸阳看我,我俩转了咸阳市外,基本没有出去,主要是怕炎热的天气。来了咸阳公司我就给李经理说:“老李,咸阳咋这么热的!”老李不紧不慢地说:“这还不算热,到了伏里天那才叫个热哩!”老李说去年最热的时候,连空调吹上都不起作用了,40多度的高温持续了20多天。我一听,这也够热的了。不过,我已经做好了面对酷暑的准备。

吃了早饭,我问老李今天没事吧!老李干脆的说:“没事,你出去转转去,咸阳要说城市建设和其它地级市差不了多少,但从城市历史来看,咸阳那可是秦文化的发源地,还是有看头的。”老李这么一提示,我决定出去走走。虽然,天气热的一活动就是一身汗,但出出汗冲个澡,浑身还是很舒服的,中医讲究气血要通吗,出汗也是通的一个方面。

散文图片

于是,我背上索尼微单向着咸阳渭滨公园的方向去了。清晨的咸阳依然散发着阵阵炎热,但比中午和下午好多了,我步行在咸阳的大街上,行人不少,仔细一看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,有的已经买了一天的蔬菜食品准备回家,有的背着宝剑、胡琴去锻炼身体。当然,也有早起的上班族,他们慌慌地一边走着,一边拿着刚买的早餐吃着,看着这些年轻人,我仿佛体察到了现代城市的快节奏带给人们的压力。

我一边走着,一边欣赏着渭河两岸的风光。虽然,有的地段正在施工,但靠近老城区的那一段,已经被这个城市里的人们治理的干净整洁。漫步在咸阳湖边上,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,让人心旷神怡,好不惬意。我想起了一天晚上,我和老李在咸阳湖边散步,远处的高楼大厦在咸阳湖里形成了如画一般的倒影,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叹大美咸阳的时候,老李对我说,咸阳有一位让市民永远不会忘记的市长,这位市长执政咸阳当然是十多年前的事了。那个时候,咸阳境内的渭河长期无人问津,任意排放污,是一条典型的臭水河,严重影响了咸阳的城市发展。

市长说白了就是一座城市的当家人,看到渭河的脏乱差,他比任何一位市民都着急。于是,他下定决心要治理咸阳渭河,改变这条千古名水的命运,让它回归当年的本来面目,让渭河成为咸阳城市发展的靓丽风景,为故都咸阳现代化进程增添力量。决策对于这座城市的当家人市长来说应该不难,难的是要治理渭河就得花钱,这一笔数额巨大的钱从哪来,一下子难住了市长。据说经过几天几夜的思索,这位市长就像他老家秦腔戏里演绎的县官遇上了难判的案件一样,几经周折。秦腔舞台上的县官遇到难处,一般都是在司鼓、铙钹、苦音的伴奏下走来走去,搓手挠头,再配以声嘶力竭的唱腔……我想这位市长的决策过程也许也经历了这样的煎熬。最后,他出乎预料的决定本市所有公务员,当然包括他自己拿出一个月工资,用于咸阳渭河治理。这一决定一出来,就遭到了当时咸阳市民的一片骂声,他就是顶着这样的压力开始了渭河治理的。老李说,渭河治理工程一开始就被施工机械挖的乱七八糟、泥泞不堪,又接二连三的招致了一片骂声。有人曾形象地说,咸阳渭河治理是在一片骂声中动工的,可见这位市长是多么的不容易!

也就是这位老市长的这一决策,历经几代咸阳人民的努力,加上国家“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大政策支持下,如今的咸阳渭河真正成了“风吹稻花香两岸了!”,让三百多万咸阳人民身临其境地享受了城市的幸福。现在,当人们再提及这位老市长的时候,都不约而同的伸出大拇指,称赞这位老市长当年的英明决策,纪念这位老市长对咸阳人民的功劳。据说咸阳建市以来的历届市长中,唯有这位老市长在咸阳人民心中的地位最重要。

我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思索着老李的讲述,不觉一会儿来到了渭滨公园门口,渭滨公园与市人民政府对门,走进这个建筑十分考究的公园,一阵微微凉风迎面吹来,公园里树木繁茂,花团锦簇,老远飘来了一阵歌声,抬头望去正前方约有几十人合唱《颂歌献给党》,优美激昂的旋律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今天是7月1日党的生日!我走近一看,一位老人挥舞着双手,指挥着大家尽情歌唱,旁边拉手风琴,吹笛子,弹电子琴,摇沙锤,拉二胡、大提琴的老人,个个演奏的投入享受,好像已经被这音乐的旋律陶醉了,旁若无人、无所不睹。

我一边走着,一边欣赏着公园里的花草树木,发现公园里不仅有北方的花草树木,还有像南方才有的枇杷、桂花树、丁香树、杜鹃花等。前边花坛边两棵树间挂了一条写着“赛里木舞蹈团”的横幅,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新疆符号的横幅,我仔细搜寻着舞蹈者,一看人不是新疆人,但舞蹈确实是新疆民族舞蹈,“赛里木”三个字却让我感到了少有的亲切。

我来咸阳后就与一位曾在原酒泉坦克十二师从军多年的老战友联系,他后来转业在老家咸阳市政府担任领导职务,他的爱人是原酒泉秦剧团演员,后因他转业也回到了咸阳,咸阳不用说是秦腔的发源地,这几年他爱人在陕西电视台举办的各种赛事中屡屡获奖,后来还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比赛中获奖,一时成了享誉西北的秦腔名演,我习惯地称她爱人为王老师。王老师给我说,渭滨公园里唱秦腔的自乐班多的很,一天到晚唱个不停。

走了没多一会儿,我果真看见了三、四个秦腔自乐班,它们各自演唱着自己班子里的拿手好戏,一时在公园的上空飘荡着美妙的秦声。我驻足观看,每个自乐班都非常专业,我虽然不会唱秦腔,但能听出唱的怎么样。自乐班里大都是些老年人,他们站在台上一亮嗓子,如果你闭目静听,还以为是易俗社或戏曲研究院的演员在唱,不光是唱腔专业,乐队更为专业,板胡、司鼓,其它乐器一点都不业余。我和一位戏迷聊天,这位自称是咸阳师范学院退休的戏迷。他说在咸阳你想在自乐班里唱戏,没有专业水平人家是不会要你的,你也不敢登台亮相,因为,关中平塬上历来是不缺唱秦腔的人,不信你在马路上随便拉一个,一定是能唱秦腔的高手。不过他说的一点也不过分。我就看见一个亭子下面自乐班唱戏,一位中年人远远地坐在摩托车上,跟随着演唱拉着二胡,显然这位中年人的演奏还达不到自乐班的要求,他只有远远地跟着练习,我故意走近他听了一下,演奏的还确实不错。

我在公园里走了约莫两个多小时,基本上转完了整个公园,郁郁葱葱的树木已经遮挡不了慢慢袭来的炎热,我匆匆装上相机,出了公园,向着我的住处返回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biosite.cn/content/69/36331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