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武松潘金莲正传]潘金莲若是嫁给了武松?

发布时间:2016-10-18   来源:资讯    点击:   
字号:

【www.biosite.cn--资讯】

  说到"淫妇"第一人,人们恐怕不用想就会说是潘金莲。潘金莲的“淫妇”称号可不是乱盖的,她在当时的社会里,已显露出现代人的“文明”高度,鹤立群鸡,堪称人性解放的思想领袖。她"红杏出墙",毫无遮拦。她一下子跨越百年时空,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“晚明”社会,转变成当代改革开放时期的“文明”女性。为何潘金莲能冲破层层封建礼教的严加看管,背离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那么远?是原欲的冲动,催发了她的主体独立意识的萌生,还是她是一个先觉者,使自己去极力寻找自我,主宰自己?不管如何潘金莲所走的路就是让当代人也瞠目结舌,这是不是现在所谓的“人性解放”?如若是,那么她被世人咒骂的原因何在呢?
  潘金莲遇到武大郎,想不“出墙”都不行。她嫁给武大郎是被迫的,也是她暂时的权宜之计,她对做个真正女人的梦想一刻也没放松。武大郎为人憨厚,使她不会在男权主义的压制下看人的脸色活着,武大郎会做火烧,使她不会挨饿,能生存下来。好比现在的“同居”时刻准备着“择良木而栖”,盼望着有一天不在为生存苦恼,而是为生活歌唱。
  潘金莲有条件使自己的人生灿烂最大化。第一她美。《金瓶梅》中吴月娘观看她时,说道:"从头看到脚,风流往下跑;从脚看到头,风流往上流。论风流,如水晶盘内走明珠;语态度,似红杏枝头笼晓日。看了一回,口中不言,心内暗道:果然生得标致,怪不得俺那强人爱他。"潘金莲可谓天生丽质,若是放在王府井商业街的人群中,一定一枝独放,也定是那些招摇过市背地里吃了不少整容苦的群花所不能比的。潘金莲不仅有外在的美艳,还有内秀,不像现在的模特,除了皮肉不剩别的东西。她机变伶俐,多才多艺;第二她具有反抗意识,努力寻找自我,思想开放,敢作敢为。正如她自己说的:"我是个不戴头巾的男子汉,叮叮响的婆娘。"这样的潘金莲,岂能久居武大郎的身下,她宁在人上死也不在人下活。可赞的是她不敛财,不求荣华富贵,只求象个人一样的活着。这一点恐怕也得让当代人佩服。
  潘金莲做到了对人性独立的追求,只是做过了,她把欲望膨胀到了极点,而不管别人的死活。她不光做到了在人上活,并让二个男人在她身下死。从她与张大户的朝来暮往,到与西门庆的勾搭成奸,若是说是为了追求做个女人的名份,理亏也只是在道德范畴里,而她为了与西门庆日夜相欢,不再背上“偷偷摸摸”的坏名声,而亲手将砒霜灌进武大郎的口中,就完全没了人性。追求人性,却抹杀了人性,矫枉过正,便和《西厢记》中崔莺莺的形象失之交臂,(崔莺莺也是有婚约的,她拒绝了富贵的表兄,爱上了一贫如洗的风流才子张生。)不会让作者喊出:“永老无别离,万古常完聚,愿普天下有情人的都成了眷属”的振聋发聩的口号了。
  武大郎的死是必然的,若是在当代社会,他不被潘金莲所杀,也会选择跳楼。然而还没等到武大郎选择自杀的那一天,潘金莲已和西门庆几番风雨后,不再是个柔弱的女子了。请看:当听见武大郎来捉奸时,西门庆自知理亏而心怯,"便仆入床下去躲",她却"先奔来顶住门",又刺激不光会床上风月还会使拳弄棒的西门庆去打武大郎:"你闲常时只好鸟嘴,卖弄杀好拳棒,临时便没些用儿,见了个纸老虎儿也吓一交!"武大郎那里是西门大官人的对手,就是武大郎换了武二郎,也少不了一番恶斗。西门庆飞起一脚,踢倒武大郎。没用二脚,武大病就倒在床上数日不起。这不怪武大郎,功夫自有高下,可悲的是"要汤不见,要水不见",妻子却每日"浓妆艳抹了出去",与西门庆如胶似漆喝咖啡蹦迪去了。武大郎盼来盼去,焦渴的嘴盼来的是妻子灌入毒药。武大郎像是没有怕,潘金莲倒是怕了。怕有时候让人生勇,从骨子里生出的勇,好比爱也能生恨,从骨子里生出的恨一样(这种从骨子生出的恨,能摧毁一切。)潘金莲又"怕他挣扎,便跳上床来,骑在武大身上,把手紧紧地按住被角",使半辈子忍气吞声的武大郎终于"喘息了一回,肠胃迸断,呜呼哀哉"。其心肠之狠毒,其手段之残忍,令人发指!其私欲之膨胀,其人性之丧失,盖莫如是!潘金莲追求的倒像是不是幸福,她从一个渴望幸福的人,变成了一个摧毁别人幸福的罪犯。
  潘金莲毕竟不是久居人下之人,她的逐渐疯狂的心态终于让武大郎死于她的身下。更有戏剧效果的是,她为和西门庆成为夫妻,让前夫死于身下,而西门庆却也死在其身下。两个丈夫殊路同归,都是被潘金莲骑在身上送上了西天。武大郎死于她的身下,如若是被逼,而西门庆同样是死于她的身下,却可见她已放纵到不成样子了。
  潘金莲逼着疲惫不堪的西门庆乱饮淫药,让西门庆各方面的功夫丧失殆尽。西门庆最终油枯灯尽,药不可治,强打精神,有心无力了。而在西门庆将死之时,她却到了晚上,还不顾死活地"骑在他上面",弄得西门庆"死而复苏者数次",十足地暴露了这个性虐狂的嘴脸。若是说她与武大郎的婚配是上天的捉弄,而她与西门庆走到一起却是两情相悦的啊,何至于此,何至于此!
  潘金莲本是良家的女子,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嘛,小金莲虽花枝招展,但也天真无邪。可惜九岁那年被卖进了骄奢淫逸的府门大家,犹如现在在歌厅混的小姐,浸染熏陶,渐渐地将她的天性向淫纵的方向引发,留下了滑向深渊的不归之路的祸根。正当潘金莲年方十八,本该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的时候,张大户却对她强行"收用","美玉无瑕,一朝损坏;珍珠何日,再得完全"?她的贞操观在阵痛那一刻转轰然倒塌。迫于时局,她被迫嫁给武大郎,张大户却仍与她朝来暮往,以性会情。张大户身亡后,她面对着跳了半夜还跳不到床上来的武大郎,不免感到"奴心不美",处在一种性苦闷中。
  与她的风流成性相比,武大则猥琐无能,显然达不到潘金莲意念中的郎才女貌理想。她强烈地感到:"端的那世里晦气,却嫁了他,是好苦也。"她不承认这种客观的命运,决不压抑自我。她要冲出家门,让人们相识。她要靠自身地努力像不顾一切在职场打拼的女子一样去改变“养在深闺人真未识”窘境。潘金莲有意识地走出家门了,她"打扮光鲜,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,常把眉目嘲人,双睛传意"。
  西门庆的出现正是时候,诱饵抛出,潘金莲决不放过机会,马上咬钩。西门庆总是周旋于妻妾,鬼混于妓院,根本不可能对她有什么专一的爱情。潘金莲便像现在的被人包养的女子一样,常使她"捱一刻似三秋,盼一时如半夏"。潘金莲不是为金钱投入西门庆的怀抱的,所以她不会在半夜里数钱玩来打发时间,琴童、王潮儿、陈经济之类人物便成了她的玩物。潘金莲身边不短少猎物,然而她为何那么地空虚和寂寞?
  潘金莲天生不是“淫妇”,她心底深处有对真正爱情的追求。
  潘金莲当看到"身材凛凛,相貌堂堂"的武二郎,就是那个打死老虎的英雄武松,点燃了她的心底的爱情火花。于是她自觉、主动地邀请武松搬来家住,献尽殷勤,但想不到这位意中人,认同的是社会群体的道德规范而不是个体的自由意志。潘金莲的尴尬可想而知,阴错阳差,空留相见恨晚之憾,过早地成了武大郎的媳妇。
  理想破灭,不容她心存余念。潘金莲挺而走险,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爆发中疯狂。她疯了,倚门撩人,眉目嘲人,双睛传意。她一沾上西门庆,彻底疯狂。西门庆的"风流浮浪,语言甜净",使她错误地感觉到这人对自己有情,暗自庆幸找到了值得托付一生的人。她对西门庆说:"奴家又不曾爱你钱财,只爱你可意的冤家,知重知轻性儿乖。"她所追求的并非完全是"淫",而是对方的"可意"。已成为西门庆妻子的潘金莲之所以一而再,再而三的“出墙”,其动因已不是婚姻不配,而是由于丈夫不专一而使她在精神上与肉体上感到压抑,以图报复。
  潘金莲的“淫”不是来自于生理,而是来自于心理,来自于精神的空虚,她情无寄处,心无处依,身处热闹之中,却要忍受精神的荒凉。她要独立地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,她的反抗着,不停地偷人,这只是停留在性报复与性发泄的层面上,并没有一丝感情的交流,毫无真善美的内涵,所以她更是变本加利,越想得到爱,越放纵于性。
  潘金莲真心爱慕的人,可以说是武松,当一颗热心遭遇到冷嘲热讽时,她还有一丝希望,然而这希望让花心的西门庆扫除个精光。她为了追求爱,不得不在爱的形式--性上愈走愈远,直到武松用一把锐利的尖刀,剖开了她尚还年轻的胸膛,挖出了一颗强烈追求个体价值的心。潘金莲当初本是想掏出心给武松看的,可笑的是最后被武松用尖刀挖出。
  潘金莲是个敢打敢拼,有思想有抱负,本性里还是追求美的女子,只是把个体欲望过大的膨胀,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,她热闹而过早地走完了一生。在其短短的一生里,她可劲折腾,可劲风流,把心里崇尚的爱情,撕碎在床上而变为性,接着当仁不让地把“淫妇”的名声实打实地扣在了自己的头上。仿佛像现在模特,初衷是想把美展示给人们,然当自己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时,却脱光了给人们看。美可能就在这一念之间变成丑了吧。
  明代后期,鼓吹人欲,张扬个性,对封建礼法发动冲击,自有它的积极意义,但凡事过了头,完全不顾任何正常社会所必须维护的正常秩序,也必然为社会所不容。潘金莲死于她的“淫”,"淫",不但使她残害他人,同时也吞噬了自我,毁灭了人间美好的一切。这“淫”的根源,社会有责任,特别是那些男人更有责任,她个人也有责任。
  两情相悦的是爱情,妓院里赤裸裸的男女,无论多么火热,也只能说是性。现代社会同样物欲横流,也是处于鼓吹人欲,张扬个性的时代。迷失自我的人不在少数,不是常有人喊出:我爱的人没有钱,爱我的人有钱,但我不爱,怎么办?把私欲膨胀到极点的也大有人在,由钱触法,因性触法的例子铺天盖地。
  无论世人怎么咒骂潘金莲,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心底有追求爱情的梦想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biosite.cn/show/16/10589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