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重磅来袭什么意思]重磅消息来袭!中国第一所“核高校”诞生

发布时间:2019-02-12   来源:资讯    点击:   
字号:

【www.biosite.cn--资讯】

        继西湖大学之后,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又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!据天津日报报道,天津市政府日前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,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,中核集团将投资在津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。

        最尖端的科技、最稀缺的人才……设想一下,这两者结合会有什么效果?

  随着中国第一所“核高校”诞生,中国核工业人才储备将续上“核动力”。

  挂牌5年

  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的呼声已有多年。长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梳理发现,早在2012年11月29日,核工业大学就已挂牌成立,学校性质为“企业大学”,由中核集团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和研究生部组成。

  彼时,时任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对核工业大学的寄语是: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核工业特色的人才教育培养新路子,成为推动企业战略实施、经营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。可见,当时核工业大学对标的是“世界一流的企业大学”。

  2013年和2014年,核干院曾先后就核工业大学建设召开“新校区立项报告评审会”及“新校区建设方案征集专家评审会”,不过后续进程一直未获进一步披露。

  进入2017年,核工业大学建设进程明显提速。在中核集团网站2017年6月14日的一篇报道中,核干院召开核工业大学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。会上,被誉为当代大国工匠的“原三刀”——原公浦被聘为核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。

  今年年初,悬而未决的核工业大学新校区传出好消息,核工业大学2018年工作会透露:新校区建设已取得新进展,教育培训组织能力建设有了明显突破。这次会议宣布,2018年核工业大学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,其中之一就是确保核工业大学开工建设。这预示着,新校区的选址工作已经有了眉目。

  半年后新校区建设又有实质性进展。上周五,中核集团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协议,其中披露中核集团将在天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。这意味着,中国首所“国字头”核工业大学将落户天津。值得一提的是,同一天,中国核工业大学还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签署了合作协议。

  有消息称,核工业大学将占地1000亩,投资近30亿元,不过这些数字尚未得到官方证实。

  战略考量

  近年来,核工业大学的建设牵动着很多人的心。据科技日报报道,今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就呼吁,应从核工业发展国家战略层面考量,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,储备好青年基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。

  他还建议,参照中科院大学、社科院大学办学模式,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,开展小规模、急需的本科专业教育,以满足中国核工业发展不同梯次专业人才建设需求。

万钢

  可以看出,核工业大学谋划的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,不仅是校企结合培养专业的后备人才,还将是为在职人员提供产学研融合的进修平台。

  根据最新签署的战略协议,中国核工业大学将围绕核产业,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训、硕士及博士学历教育、国际学术交流、核心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。

  事实上,全国多地此前都在“竞争”引进这所“国字头”的尖端学府。长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注意到,核工业大学选择天津的背后,有当地很多硬实力的支撑,如直升机、大飞机、大火箭等强大的制造业品牌已在当地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  战略协议显示,中核集团将联合相关企业,在津规划建设中核集团高端新产业发展基地,加快发展一批国内领先的高端产业,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,在天津构建具有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、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团产业链体系。

  顶尖人才

  发展核技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,自不必多说。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,同意全面援助中国发展核工业,自此中国才有了“两弹”,进而有了核工业人才体系。

  当前,我国核工业正处在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。我国的核电技术近年来已走向全球,接单接到手软。

  在国家层面,核能合作也是顶层、战略级别的存在。长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梳理发现,仅今年上半年,中法、中俄就接连签署核能大单,项目动辄千亿级。

  与此同时,涉核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。中国虽建有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,但核产业链长,涉核学科专业方向又多,国内现有涉核专业高校人才输出量有限。

  要发展,人才储备是“短板”。与先进国家相比,中国的核工业高素质人才资源缺乏是不争的事实。中核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表示,人才引进中大部分为计算机、仪器仪表等通用专业,核专业人才只能达到实际需求人数的15%至20%。 

  此外,高校补需求“短板”和扩大招生都面临教学资源的瓶颈制约,加上核专业的敏感性制约了国外人才引进,行业特殊性及相关政策优势不足也使其难以吸引和留住国内人才。

  中国首所“核高校”的创办,可以说是“放大招”了。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和自兴透露,今年核工业大学要干几件大事,包括加快建立职业教育体系、加快研究能力的提升、加快校园硬件设施改造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等等。

  而就在本月初,中核集团还有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动作——核工业大学苏州学院正式揭牌。中核集团官网消息介绍称,该学院将利用平台资源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,建成一个具有核行业特色和苏州地域特色的区域培训中心。

  “全部科技史都证明,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、拥有了一流科学家,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。”5月底,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。

 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、科技领军人才、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要求具有很强现实意义。只有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,中国的科技人才才能一茬接一茬成长,科技创新的未来才会更有前途、更有希望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biosite.cn/show/16/35229-1.html